嗯, 四眼仔果然厉害~
“四眼仔鹹鴨”檔,是茨廠街最顯眼的一個標誌性檔口。不信?只要從思士街轉入茨廠街,走多幾步,即可看見紅色字體的“四眼仔”白塑料招牌在迎風飄揚,醒目易認。
“四眼仔特製鹹鴨”立足茨廠街已有半個世紀之久,當年的“四眼仔”年事已高,鶴髮瘦小,卻老當益壯,每逢週末仍到檔口“掌刀”。而現在每日鎮守檔口的是四眼仔的兩個女兒鍾國英及鍾國蘭。
許多人或許都不知道,四眼仔的原名是鍾炳培。他已77歲,戴了助聽器,跟他說話時必須提高聲量。儘管如此,他說話時仍中氣十足,有紋有路。
他跟記者娓娓道來,初時“四眼仔鹹鴨”檔並不賣鹹鴨,而賣醬鴨。後因一次機緣下,以淮鹽(又稱五香淮鹽、五香鹽,是食鹽的一種,起源自中國江蘇淮河一帶,製法是將一般食鹽加入五香粉後炒至乾身即成。不少人在吃炸物時,都會沾一點淮鹽進食。)來處理鴨肉,燒製出來的鴨肉也出乎意料的鹹香美味,於是便在檔口推出。
和“四眼仔”標準的形象不一致,鍾炳培並沒有傳說中般架副眼鏡。他笑說,自己初在茨廠街賣鴨時,已有好幾家著名的燒臘檔口,而他為了讓人留下深刻印象,便戴起了眼鏡,換掉招牌,就此以四眼仔自稱。
當問到“四眼仔鹹鴨”與眾不同之處時,他理直氣壯地回應:“我的鴨肉不特別的!”
鍾炳培表示自己的鴨肉鹹香適中,不會過度,鴨皮也不脆,並不特別。然而,在吉隆坡的燒鴨中,“四眼仔鹹鴨”卻是最廣為人知。各路食家吃過四眼仔鹹鴨後,都一致好評。
“四眼仔鹹鴨”的調配過程認真,以求逼出鴨肉的的真正鮮美滋味。而正是這種不過不失的味道掌控,才會讓“四眼仔鹹鴨”賣出口碑,才可以讓“不特別”的鴨肉,可以從上個世紀賣至今天。
此外,鴨腳包也是四眼仔檔口的招牌之一。以鴨腸包裹鴨腳及鴨肝等鴨內臟,經過燒製後,再蘸上甜醬吃,相當開胃。這味食物經歷的年代悠久,因製法繁雜而回酬又低,迄今除了四眼仔以外,已不多見人賣了。
檔主:鍾炳培
地址:吉隆坡茨廠街46號檔,46, Jalan Petaling, 50000 KL.
營業時間:6am〜3pm
電話:012-3338903
價格:全鴨RM43、半隻RM22;鴨腳包一隻RM1.50